作者: 不详
出版人: 不详
年代: 民国 (1912-1948)
纸张: 白纸
刻印方式: 影印
装帧: 线装
尺寸: 18 x 11.8 x 2 cm (长 x 宽 x 高)
册数: 3册
品相: 八品
详情描述: 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 ,世称涑水先生 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。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。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"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"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《潜虚》,中国北宋司马光的哲学著作。元元年(1086)书将成而先卒。他以"虚"为万物的本原,取名《潜虚》,有探索隐秘本原之意。他说:"万物皆祖于虚,生于气,气以成体,体以受性,性以辨名,名以立行,行以俟命。全书内容分为义理、图式、术数 3部分,相互贯通,合为一体。义理以五行为基础,吸取了阴阳、易卦、筮占的观念,构造了天地万物生成的秩序,借以论证封建社会"一以治万,少以制众"统治秩序的合理性。图式是按照气、体、性、名、行、命之序,制作了 6个图,其中《行图》又包含了《变图》、《解图》,共为8式,并有文辞作解。术数以1~5为生数,五行相乘得25为天数,6~10为成数,生数与成数即1~10的自然数之和为55,是天地之数;人分为10等依次相迭形成一个塔形,正符合天地之数55,喻人事由天命所定之理;天数25乘以3才成75,为命数;虚其5而用70,为筮数。他创造了一套筮占的新法,依诸数按其筮法加以推衍,以印证其义理,实属象数学的新派。拍品为更好保存有衬水渍封面后加品好如图。